3月5日 光明日报客户端 怎么把一个废弃的矿泉水瓶变成一个小灯笼? 3月2日,在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国网天津蓟州公司“大山里行走的红马甲”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和20余名山区学生,共同开展“电力科普+乡村美育”学雷锋主题活动,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绿色创造的魅力。 本次活动由国网天津蓟州公司和蓟州区团委联合举办?;疃?,学生们首先走进新型电力系统中心,通过全息投影技术“穿越”到风力发电场,目睹叶片旋转点亮万家灯火的场景。 “大山里行走的红马甲”志愿服务队队员向学生们讲述清洁能源的产生与消纳 “原来我们村后山的风车不仅能发电,还能?;だ短?!”蓟州四中八年级学生李心岚指着动态模型兴奋地说道。 志愿者们随即以一度电的“旅程”为线索,通过互动实验揭开清洁能源与碳减排的深层关联,将“双碳”理念化作可视化的科学图景。 “大山里行走的红马甲”志愿服务队队员通过沙盘演示电能的产生与输送。 实践环节则聚焦乡村美育的创新表达。在国网“电力爱心教室”里,废弃矿泉水瓶、旧毛线、彩纸等材料被摆上桌面。 “美,不仅是画在纸上的,更是用双手创造的环保行动?!薄按笊嚼镄凶叩暮炻砑住敝驹阜穹侄映ご薏右槐哐菔荆槐咭佳可聿眉舫苫ò晷巫?,嵌入LED灯串后,一盏盏透着暖光的“星月灯笼”逐渐成形。 随后,孩子们还用彩笔在灯笼上描绘山峦与风车,将家乡生态图景融入作品。 “我要把灯笼挂在家门口,告诉爸妈废品也能变成‘风景’!”学生张恩睿对自己的“作品”很满意。 “大山里行走的红马甲”志愿服务队队员带领孩子们开展废物利用手工活动 “乡村美育不仅是艺术启蒙,更是生态价值观的播种。”崔灿表示。 据悉,该项目已纳入国网天津蓟州公司“全力服务百项重点工作,电力赋能蓟州高质量发展”28条服务举措之中,未来该公司将联合更多学??ⅰ跋绱迕烙巍毕钅浚⒆橹米髌纷暗愦寰咏窒?,让美育成果从课堂走向乡土,为乡村振兴注入可持续的文化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