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空降app下载,100元附近学生,4小时400元快餐电话联系方式,附近学生200块钱随叫随到怎么用

人民日报客户端《天津蓟州:“三新”高承载力新型配电网助力防汛保供》

发布日期: 2025-08-14

8月14日 人民日报客户端

人民日报客户端《天津蓟州:“三新”高承载力新型配电网助力防汛保供》

  近日,天津市蓟州区发生有水文记录七十年以来最大洪水,面对汛情考验,国网天津蓟州公司第一时间启动防汛一级应急响应,以高承载力新型配电网的“新网架”、“新技术”、“新模式”为支撑,通过新型电力系统中心科学执行“摸底、停电、复电、抢修”四步法策略,快速有序开展抢修。灾后42小时,实现全部用户复电,高承载力新型配电网在灾害中的快速响应能力和救灾抢修作用得到充分验证。

“新网架”:“一二次协同”最大限度减少停电范围

  “如果把电力一次系统比作骨架,电力二次系统就像是神经元,‘一二次协同’实施电网规划建设,大幅提升系统感知能力,当遇到外部故障时,可以以最快、最科学的电网运行方式缩小停电范围?!奔恢莨痉⒄共呋恐魅瓮醮蟪山樯艿?。

  作为国家电网公司首批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示范单位,蓟州公司加强顶层设计,开展“一二次协同”规划建设,按照“标准网架+级差保护+馈线自动化”策略,优化联络布点,补强通信网络,累计投运自动化设备860台。同时通过新型电力系统中心的24小时监控,形成“预警-响应-处置”闭环管理,故障定位精准度提升5倍以上,极大提升故障隔离效率。本次洪涝灾害后,半数以上用户仅通过灵活调整一次网架运行方式,便恢复了供电,电网韧性、弹性、灵活性通过实战维度检验。

“新技术”:“无人机+智能监拍+AI智能”快速掌握现场情况

  “灾区部分道路阻断,马上启用无人机巡检、智能监拍回传现场照片,利用AI智能快速研判,第一时间了解现场受灾情况?!奔恢莨纠谩靶录际酢逼平獯舜卧智樵诮煌ㄗ瓒锨榭鱿碌目辈炷烟?,为救灾抢修发挥信息前哨作用。

  在人力无法抵达的天津北部山区,蓟州公司通过无人机“固定机巢+移动作业”模式,提前完成辖区内570公里线路自主巡检航线布局,遍布灾区的200余个智能图像监拍装置每30分钟轮巡线路走廊、山洪沟及易涝点。同时AI智能算法可实现对绑扎松动、缺销钉、绝缘子破损、横担锈蚀4类缺陷的自动识别,实时传回高清画面,快速掌握电网设备损坏情况。

“新模式”:源网荷储一体化管控平台让配网调度指挥更高效

  “调配最近的发电机、发电车迅速赶往黄崖关……”一条条指令不断传递出来,暴雨发生后,新型电力系统中心的协同调控、智能巡检、柔性资源三个分中心迅速切换至“战时状态”。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管控平台,将原本分散的配网调度、供电指挥、物资调配等工作统一协同,实现对受灾现场、设备状态、应急资源储备的全局掌控。

  这种集中化、扁平化的管理“新模式”,通过强大的数据融合与智能分析能力,使资源调配更精准、更集中、更高效。平台精准协调周边驻点队伍及物资驰援,灾后2小时先遣部队到位,24小时内为近75%用户完成复电,赢得了黄金时间。

  这份高效指挥带来的快速响应,让受灾群众真切感受到了温暖。“你们电力来的太及时了!”当看到肩扛发电机的抢修队伍出现在洪水初退的小平安村时,村民们激动地说。

  未来,蓟州公司将持续深化高承载力新型配电网建设,规?;乒闩渫远?、输变配无人机一体化巡检、智能监拍等新技术,持续优化网架与管理模式,以更坚强的智慧电网、更高效的应急能力,守护蓟州大地的万家灯火,为区域发展和民生福祉筑牢光明防线。

相关链接